-
實驗大鼠小鼠的病原微生物的核酸檢測方法
發布時間: 2025-10-30 點擊次數: 63次實驗動物作為重要的研究載體,實驗動物的質量直接關乎實驗結果的準確性、可靠性,目前使用的實驗動物中,大鼠和小鼠占有非常高的比重,需要靈敏、快速、特異性高、性價比高的檢測方案,來實現實驗動物病原微生物的檢測和篩查。
2023年7月開始實施的國標GB14922—2022《實驗動物 微生物、寄生蟲學等級及監測》文件中對SPF大鼠小鼠需要排除的病毒、病原菌的項目做了明確要求。GB14922—2022指出,按 GB/T 14926(所有部分)和GB/T 18448(所有部分)的規定對項目的所有指標要求逐項進行檢測。GB/T 14926 是推薦性國標,主要是涉及病毒、病原菌的檢測方法,包括培養法和血清學檢測如酶聯免疫實驗、免疫熒光實驗、免疫酶實驗、血凝試驗等。GB/T 18448也是推薦性國標,主要是涉及寄生蟲的檢測方法,如鏡檢等。這些檢測方法標準大多是20年前的標準,近幾年新興起的核酸PCR檢測方法則靈敏度更高、特異性更強、檢測更高效。
實驗動物病原微生物檢測近期已發布的團體標準
中國實驗動物學會(CALAS)在2017年發布了二十多個團體標準,例如:
T/CALAS 49—2017 《實驗動物 仙臺病毒PCR檢測方法》,標準規定了仙臺病毒普通 RT-PCR 和實時熒光 RT-PCR 檢測方法,適用于實驗動物懷疑本病發生,實驗動物接種物、實驗動物環境和動物源性生物制品中仙臺病毒的檢測。
T/CALAS 50—2017《實驗動物 呼腸孤病毒III型PCR檢測方法》,標準規定了呼腸孤病毒III型普通 RT-PCR 和實時熒光 RT-PCR 檢測方法。標準適用于實驗動物懷疑本病發生,實驗動物接種物、實驗動物環境和動物源性生物制品中呼腸孤病毒III型核酸檢測。
2025 年 7 月中國獸醫協會(CVMA )發布和實施了三項團體標準:
T/CVMA 272—2025 《實驗動物 鞭毛蟲PCR檢測方法》,文件描述了實驗動物鞭毛蟲的PCR檢測方法,適用于實驗小鼠、大鼠的鞭毛蟲定性檢測。
T/CVMA 273—2025 《實驗動物 蟯蟲PCR檢測方法》,文件描述了實驗動物蟯蟲的PCR檢測方法,適用于實驗大鼠、小鼠的蟯蟲定性檢測。
T/CVMA 274—2025 《實驗動物 鼠棒狀桿菌熒光PCR檢測方法》,文件規定了實驗動物鼠棒狀桿菌的熒光PCR檢測方法,適用于實驗大鼠、小鼠的鼠棒狀桿菌定性檢測。
以上這些團體標準中,都將核酸分子檢測手段如普通PCR和熒光定量PCR作為實驗動物的病原微生物的檢測方法,說明核酸分子PCR檢測是實驗動物病原微生物檢測的有效手段。
實驗動物病原微生物qPCR的檢測方法
核酸分子PCR檢測提升了檢測效率和靈敏度,是實驗動物病原微生物檢測的有效手段,開發了多款檢測試劑盒。翼和生物結合市場需求,采用多重熒光定量qPCR檢測方案,設計特異性的病原體檢測引物,開發了多款針對SPF大鼠小鼠的病毒和病原菌檢測試劑盒,檢測的病原項目符合國標GB14922—2022《實驗動物 微生物、寄生蟲學等級及監測》中的病毒和細菌、真菌的檢測項目要求。
首先針對特定核酸區段,設計特異性的病原體檢測引物,確保每一款試劑盒都能精準識別目標病原體,有效避免非特異性擴增帶來的假陽性。qPCR檢測試劑盒內包含陽性對照,可通過觀察陽性對照的擴增曲線,判斷qPCR過程是否正常。同時核酸提取過程中引入外源核酸基因組(內參),參與提取過程,提取好的樣本核酸在熒光定量qPCR檢測過程中通過CY5通道進行外源基因組(內參)的檢測,可有效質控核酸提取過程,避免因核酸提取失敗導致的假陰性。
翼和生物SPF大鼠小鼠多重熒光qPCR檢測試劑盒的優勢除了熒光定量qPCR試劑盒固有的高效、快捷、靈敏度高等優勢外,而且所有試劑盒的PCR循環程序通用,無需區分病毒和病原菌。多種樣本類型提取核酸時只有前處理裂解過程略有差異,其他提取操作步驟一致,方便批量處理。
- 下一篇:六種SNP分型技術全解析
- 上一篇:端粒酶活性——守護染色體時鐘



產品分類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