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端粒酶TERT方法的合規性
發布時間: 2025-06-16 點擊次數: 139次目前,干細胞成瘤性的檢測常用方法主要有三種,分別是裸鼠體內接種試驗、軟瓊脂克隆試驗和端粒酶活性檢測。《中國藥典》2020版、《人間充質干細胞》團體標準和《間充質干細胞制備及質量控制技術規范》指定裸鼠體內接種試驗為標準方法,《人體細胞治療研究和制劑質量控制技術指導原則》和《間充質干細胞制備及質量控制技術規范》同時規定了裸鼠體內接種試驗和軟瓊脂克隆試驗為標準方法。但是裸鼠體內接種試驗、軟瓊脂克隆試驗兩個周期非常長(裸鼠試驗需16周,軟瓊脂克隆形成試驗需21天)。
《臨床研究用人間充質干細胞質量檢驗規范》討論稿2.3.1成瘤性和促瘤性檢測中規定,成瘤性檢測是評價所檢測細胞在免疫缺陷動物體內形成腫瘤的能力。除動物試驗外,也可通過體外軟瓊脂克隆形成試驗、端粒酶活性檢測,對受檢細胞的成瘤性風險進行間接評估。
《干細胞制劑質量控制及臨床前研究指導原則(試行)》干細胞制劑的質量研究1.2致瘤性和促瘤性章節中規定,在動物致瘤性試驗不能有效判斷致瘤性時,建議檢測與致瘤性相關的生物學性狀的改變,如細胞對生長因子依賴性的改變、基因組穩定性的改變、與致瘤性密切相關的蛋白(如癌變信號通路中的關鍵調控蛋白)表達水平或活性的改變、對凋亡誘導敏感性的改變等,以此來間接判斷干細胞惡性轉化的可能性。
中國食品藥品檢定有研究所所認為,端粒酶活性是判斷成瘤性的良好指標;因此直接檢測法(TRAP法)和間接檢測法(hTERT基因表達定量)是當前端粒酶活性檢測的主要檢測法。
端粒酶活性和催化亞基hTERT基因表達量作為重要的腫瘤標志物,與90%惡性腫瘤呈正相關,可應用于干細胞成瘤性快檢。中檢院在進行干細胞制品質量復核時,也是進行端粒酶活性檢查,采用端粒酶活性(TRAP法)和hTERT基因表達量的方法。
- 下一篇:端粒酶活性檢測檢測法的優缺點對比
- 上一篇:細菌真菌(無菌)檢測--培養法